20211008政策研讀
- 分類:行業信息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10-08
- 訪問量:0
【概要描述】近日,湖南省自然資源廳、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印發《湖南省自然資源工程專業職稱申報評價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
20211008政策研讀
【概要描述】近日,湖南省自然資源廳、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印發《湖南省自然資源工程專業職稱申報評價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
- 分類:行業信息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10-08
- 訪問量:0
政策與行業研究
(一)政策研讀
1.破解“晉升難”!自然資源領域專業人才的春天來了
近日,湖南省自然資源廳、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印發《湖南省自然資源工程專業職稱申報評價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
《辦法》明確,取得高級工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后從事技術技能工作滿2年,可申報評審相應專業助理級職稱;取得技師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后從事技術技能工作滿3年,可申報評審相應專業中級職稱;取得高級技師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后從事技術技能工作滿4年,可申報評審相應專業副高級職稱。
《辦法》完善了向基層傾斜政策,進一步破除了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傾向,注重能力素質,強化技術技能貢獻,突出工作業績。
新增了評先評優情形可量化加分條款,激勵專業技術人才爭先創優。同時,明確繼續教育、外語、計算機情況不作為申報職稱的必備條件。
同時,適當放寬了基層專業技術人才學歷、任職年限等要求。明確,長期(滿15年)在縣及以下企事業單位從事自然資源工程專業技術人員,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7年以上即可申報副高級職稱。
此外,還適當淡化論文要求,側重考察專業技術人才實際工作業績和服務基層年限、效果等,對長期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或縣及以下企事業單位的申報人員不作論文要求。
2.省廳召開礦產資源開發領域突出問題整改落實和安全生產工作視頻調度會
9月24日,省廳召開礦產資源開發領域突出問題整改落實和安全生產工作視頻調度會,
會議強調,要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領導指示批示和相關文件精神,全力做好自然資源領域國慶假期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充分肯定了全省砂石土礦專項整治工作成效,并對下步工作提出要求:一是提高政治責任感、使命感,堅決完成整治任務,打贏收官之戰;二是確保關閉退出礦山做到采礦權注銷到位、現場設施拆除到位、生態修復到位;三是嚴格查處違法采礦行為,確保處置到位;四是加強實地指導督促,及時發現、糾正和解決整治中存在的問題;五是做好砂石土礦規劃批復和第四輪礦產規劃工作。
要進一步有序推進全省過期礦業權數據清理工作,明確責任主體、逐礦逐級核實情況、嚴格規范管理,建立登記信息系統數據管理工作有效機制,實現登記信息系統數據真實統一、準確規范,有力支撐礦產資源管理工作。
3.紀檢監察機關緊盯減排減碳任務落實,嚴查不作為慢作為
日前,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正在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制定完善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紀檢監察機關立足監督職責定位,緊盯減排減碳具體任務落實,采取調研督導、座談交流、專項檢查等方式強化監督,督促各單位積極履責,嚴肅查處落實過程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確保“雙碳”工作落地落實。
4.中國有色金屬綠色低碳發展創新聯合體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
9月24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和中鋁集團共同發起的中國有色金屬綠色低碳發展創新聯合體第一次代表大會暨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京召開。
聯合體的成立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展現了中國有色金屬企業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未來主要從事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強化擔當,服務國家戰略。二是強化協同,推動重大創新。三是強化共享,加快技術應用。四是強化服務,發揮平臺作用。
5.有色行業明年或納入碳交易市場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副總經理賓暉稱,在電力被作為首批納入碳交易市場的行業后,建材、有色等行業明年有望納入到碳交易市場中。此外,傳統的鋼鐵、化工、航空等行業,也會陸續納入到范圍內。另外,目前《碳排放交易管理暫行條例》還未出爐,在年底之前,這個條例可能會通過。
6.關于《湖南省自然資源廳關于發布湖南省礦業權出讓收益市場基準價(2021年版)的通知 》 政策解讀
(1)基準價(2021年版)主要內容?;鶞蕛r(2021年版)包括探礦權和采礦權出讓收益市場基準價兩部分。一是制訂了84個礦種的探礦權基準價。二是制訂了84個正在開發利用礦種的采礦權基準價。將原由各市州、縣市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制定的13個礦種的基準價統一由省級制定;更新了金、鎢、銻、鉛、鋅等30個礦種的基準價;首次制訂鈮、鉭、玻璃用砂巖、飾面用灰巖等41個礦種的基準價。
(2)適當調整露采礦種基準價。結合礦產資源供需形勢、礦業權出讓成交價格統計數據、相關礦業權市場交易情況,參考周邊省份基準價情況,在確保國家礦產資源權益充分實現的情況下,適當調整部分二、三類礦產基準價。
(3)充分考慮礦種及地區差異。一是落實資源儲量分類要求,結合資源利用方向、開采技術條件、礦產品銷售價格、交通運輸成本、地區差異等影響因素,對部分礦種分地區制訂市場基準價。二是根據《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動礦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湘政辦發〔2019〕71號)有關規定,此次雖制定了部分礦種的基準價,但不一定出讓有關礦種礦業權。
7.我國礦業重大政策研究項目階段性成果匯報會
2021年9月28日,中國工程院戰略研究咨詢項目《我國礦業發展重大政策研究》進行階段性成果匯報會。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王高尚研究員進行了《全球礦產資源形勢分析——中國礦產資源需求預測為重點》的匯報,王研究員認為中國與美國和歐盟在鈦、釩、鋁(鋁土礦)、鈷、鎢、銻等戰略性關鍵礦產種類高度重疊,競爭難以避免。
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陳從喜研究員《中國礦業發展形勢與對策研究》的匯報,并講到我國緊缺性、戰略性礦產逐漸成為礦業投資重點。
李裕偉研究員分別做了《國內外礦業稅費政策對比及完善我國稅費政策的建議》和《關于“29號文”“35號文”權益金制度改革及實施政策的咨詢研究》的匯報,李研究員認為礦業稅費征收時序應符合礦業勘查開發階段現金流特征。并講到權益金是開采使用礦產資源的費金,并應符合三個條件:開采使用礦產資源實物、后置收取、法律規定。
8.“拉閘限電”席卷全國!
“煤超瘋”遇上枯水期,火電、水電供給都很窘迫。在我國,煤炭交易是市場化的,但用電卻是計劃主導(市場煤&計劃電)。煤價可以瘋漲,但電價關乎國計民生,不能亂漲。
問題是,中國70%的電力都來自于煤電,煤炭成本一高,電力成本就迅速拉升。電價不能上漲,煤電廠就只能虧損發電。越發電,越虧損,部分陷入惡性循環的煤電廠,干脆減少發電甚至不發電。
水電同樣不樂觀。目前對水電貢獻最大的省份是四川和云南,分別占全國水電發電總量的27.3%和22.5%,加起來占據了半壁江山。但自從今年初以來,這兩個地方的降水量都不算充裕。而且,近年來兩省都引入了電解鋁等高耗能產業,省內耗電量的增加勢必讓西電東送受到制約。
從需求端來看。用電的地方主要有兩大塊,工業用電和居民用電。居民用電兩年平均增速由4月的2.0%升至6月的10.9%,升幅明顯高于社會總體。
拉閘限電已成必然。
9.9月15日《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關于印發加強非煤礦山重點地區安全生產工作方案的通知》(礦安〔2021〕123號)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研究確定了7個非煤礦山安全生產重點省和30個重點縣,作為本輪整合整頓的重點區域。7個省分別是:河北、內蒙、遼寧、山東、廣西、四川、陜西。30個縣包括湖南湘西花垣、常德澧縣。
要求例如:
(1)2022年底重點地區非煤地下礦山數量要比2020年減少20%。嚴格淘汰沒有合法礦山來源的獨立選礦廠。
(2)地下礦山必須采用充填采礦法進行論證并優先采用尾礦充填采礦法,嚴格露天轉地下開采項目安全技術條件,礦體埋藏深度小于200米的非金屬礦山原則上不得采用地下開采。
(3)新建井深超過800米或生產規模在30萬噸/年以上的地下礦山必須采用機械化撬毛作業。
(4)2022年底重點地區非煤地下礦山數量要比2020年減少20%。
(5)新建四、五等尾礦庫必須采用一次性筑壩方式,新建尾礦庫下游1公里范圍內不得有居民區、村莊、學校、工廠等重要生產生活設施,嚴禁新建獨立選礦廠尾礦庫。
(6)對已運行至設計最終標高或不再進行排尾作業、停產超過3年的尾礦庫及時進行閉庫和銷號。
(7)30個重點縣要建立礦山實際控制人聯系清單,確保實際控制人每月在生產現場履行安全生產職責時間不少于10個工作日;地下礦山礦長每月帶班下井不少于10次。
(8)不同開采主體相鄰地下礦山之間必須留設不少于50米的永久保安礦(巖)柱。等等。
(二)行業同業動態
1.稀土產業戰略性重塑
9月23日晚間,頭部稀土公司五礦稀土公告稱,公司實控人五礦集團,正在與中國鋁業集團、贛州市籌劃相關稀土資產的戰略性重組。
如果重組成功,則原本由中國鋁業、北方稀土、廈門鎢業、中國五礦、南方稀土組成的六大稀土集團,就要變成五大稀土稀土集團了。
六大稀土集團中,五家擁有自己的上市平臺,唯獨南方稀土沒有,這一次,贛州方面聯手五礦和中鋁兩大稀土巨頭。此次兩家央企聯合地方政府進行重組,意味著稀土行業的整合將更進一步。
2.山東出臺“限采令”!金礦石上限:3000萬噸
9月24,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山東省“十四五”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旨在進一步加強戰略引領、明確工作任務、細化政策重點,是指導今后五年全省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工作的戰略性、指導性文件。規劃期為2021—2025年。山東省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系統謀劃和推進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工作?!兑巹潯吩诘V山方面指出,將加快形成高效率的自然資源利用方式和建立基本高效能的自然資源治理體系作為主要目標,將固體礦產大中型礦山比例達到65%以上、加快構建基礎支撐體系等作為重點任務。
到2025年,全省礦產年開發總量控制在10億噸以內。年產石油保持在2500萬噸左右、煤炭1億噸、金礦石3000萬噸、鐵礦石3000萬噸、水泥用灰巖1億噸、建筑用砂石5億噸。進一步壓縮小型礦山數量,推進資源整合,全省固體礦產礦山控制在1000個以內。
到2025年全省綠色礦業格局基本形成,大中小型生產礦山綠色礦山建成率分別達到90%、80%、70%。
支持開展1000米以下深部開采技術研究。實施清潔能源倍增行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大力發展天然氣、地熱等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落實“以灌定采、采灌均衡”“取熱不取水”等地熱開采模式,科學配置、適時投放地熱資源礦業權。
3.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又曝光7起典型案例!多項涉及礦山開采!
在長白山腹地違規采礦、土壤污染調查弄虛作假、企業未批先建……9月27日,第二輪第四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公布7起典型案例。其中包括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下屬河北金廠峪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長期違法露天開采;通化鋼鐵集團板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5個礦區生態破壞問題突出,生態修復嚴重滯后。
4.地質災害調查成為地勘改革的重要方向!
當前,全球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日益增加,地質災害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特別是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地殼活動進入一個相對活躍期,再加上重大工程的開工建設等人類活動的影響,世界各國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地質災害威脅。因此地質災害地質環境調查評價工作越來越重要。
面對地質災害,各國積極面對,英國關注地面沉降,韓國側重于交通沿線滑坡;法國聚焦于阻止土體位移,可見,最好的防治地質災害的方式都是提前進行好地質調查工作。搞清楚地質體構造,建立數據庫,長期監控,才能有效降低甚至避免災害帶來的損失。
地質災害、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領域每年都有大量資金投入,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已經有幾百家地勘單位獲得資質進入,也有一些大學、科研院所從事地質遺跡保護、地質公園、礦山公園規劃及設計等工作。地質環境各個領域的治理、保護、開發環節,都已經吸引并還會吸引地勘單位進入。從改革發展角度看,這個領域主要是以企業方式進入才比較方便,所以應是選擇企業化的地勘單位的發展方向之一。地質災害應急也需要地質專家,應急的產業化還沒有起步。
5.俄羅斯黃金新探明儲量增長嚴重放緩
俄羅斯極地黃金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格拉喬夫表示,由于地質勘探領域私人投資不足,導致俄羅斯黃金新探明儲量增長嚴重放緩。問題在于通過地質勘探所增加的新探明儲量增長緩慢,系數已經從2019年的62%下滑到目前的30%。他說,“每年的新探明儲量或查明資源量僅占已采量的30%。如果談直接原因,就是投資不足。根本原因還是行政壁壘和監管方面的限制,遏制了該領域的私人投資。”
6.中國歷史又一改革周期,繼“改革開放”后的“共同富裕”,深刻理解“遏制資本無序擴張”“房住不炒”“北交所9.2成立”
“共同富裕”政策的最終目標是養護稅基、維護國之命脈,構建起“兩頭少,中間多”的橄欖型社會。
拆解來看,共同富裕的具體措施如下:
(1)根據負擔能力交稅;(2)防止資本劫貧濟富侵蝕政治權利;(3)扶貧攻堅;(4)公共服務拒絕市場化;(5)科技增量做大蛋糕。
明面上,“北交所”成立有五個目的:
(1)創新驅動發展;(2)支持優質中小企業;(3)深化資本市場改革;(4)區域均衡發展;(5)豐富私募的退出渠道
深層次,是“兩個收”:一是將中小企業從大資本手中收回;二是收縮南北之間的巨大差距。
身處當下的我們,都在見證一場真正的變革,一場真正的革命。
(三)市場動態
1.美國未能提高債務上限將引發金融危機,金價陷掙扎
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周二對美國參議院表示,如果不及時提高債務上限,美國將違約,這將引發金融危機并削弱美元。由于美國國債收益率攀升至三個月高位且美股暴跌,黃金市場因耶倫的言論而掙扎。
同時,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要表示,如果不提高債務上限,潛在影響可能“嚴重”。關于通脹,鮑威爾表示價格壓力已經升高,并且“在緩和之前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保持這種狀態。”
2.歐洲央行年度金融論壇召開,四大行發聲黃金下跌
今年的歐洲央行年度金融論壇定于9月28日-29日召開,重點是探討新冠疫情的更廣泛經濟影響以及主要國家貨幣政策的未來挑戰。美聯儲和英國央行正在推動收緊政策,而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正在保持寬松立場不變。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強調,在全球決策者制定退出戰略之際,經濟復蘇正給他們帶來額外挑戰。引領加息的是美聯儲。美聯儲上周宣布,可能最早在11月開始削減月度債券購買規模,并暗示可能在2022年下半年開始加息。
這四位央行掌門人發表講話后,美元指數進一步走高,美元兌日元一度站上112關口,為去年2月以來首次。歐元兌美元失守1.16關口,為去年7月以來首次。而在美元強勢攀升之際,現貨黃金遭遇拋售潮突襲,最低跌至1721.44美元/盎司,創下8月11日以來新低,較日高跌去近24美元。
3.黃金跌勢卷土重來
周二(10月5日),黃金結束了三天連漲,因美國數據提振對經濟復蘇的樂觀預期,導致美元和美債收益率走高。美國股指在周一遭遇拋售壓力后強勁反彈也削弱了對黃金的需求。
美市尾盤,現貨黃金收報1769.85美元/盎司,下跌9.71美元或0.55%,盤中最低觸及1748.48美元/盎司,較日高1769.98美元/盎司回落逾21美元。COMEX 12月黃金期貨收跌0.4%,報1760.90美元/盎司。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